雙遼市地處吉林省西南部,在科爾沁草原邊陲與遼寧東北部、內蒙古東部相毗鄰, 素以“雞鳴聞三省”著稱?,F轄6個街道,13個鄉鎮,幅員面積3121.2平方公里,總人口42 萬人。
雙遼歷史悠久,早在遠古“禹平水土置九州”時,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在雙遼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是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交織地。1880 年清王朝設分防主薄,1902年設遼源州,1913年變更為遼源縣,1940年與東部的雙山縣合并,始稱雙遼縣。其縣政府所在地鄭家屯,處于松遼平原與科爾沁草原接壤帶的重要點位上,在民國初期就已發展成為東北地區西部的軍事、經濟重鎮,歷來是兵家、商家必爭之地。1916 年少帥張學良與于鳳至在鄭家屯締結良緣傳為佳話。1921 年奉系軍閥二號人物昊俊升在鄭家屯設行轅,堪稱大帥府。鄭家屯也是中國共產黨較早革命活動地,曾是中共東北局西滿分局,中共遼西、遼吉和遼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李富春、陶鑄、黃克誠、呂正操、鄧華、閻寶航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雙遼留下過光輝的足跡。解放后,歷經近幾十年的發展,雙遼經濟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全面的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斷的提高,于1996 年5 月20 日,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
中國儲量最大的硅質原料基地:雙遼七棵樹硅砂礦被譽為世界四大富礦之一,是生產優質玻璃、加氣混凝土、精密鑄造及電子工業的優質原料,已被國家列為硅質原料生產基地。雙遼市七棵樹硅砂屬第四紀河湖相沉積硅砂礦床,層位穩定,分布面較廣,大約為100 平方公里,并且儲量大,埋層淺,易開采。僅雙遼市七棵樹矽砂礦的4 .01 平方公里礦區內,硅砂工業儲藏量達9 億噸,礦區最大采深可達30 米。其原礦工業品位SiO? ( 二氧化硅) 含量為89一90% ,Al?O? ( 三氧化二鋁) 含量為4.8%,Fe?O?( 三氧化二鐵) 含量為0 32%。原礦粒度均勻,0 1一0 7 粒級占90% 以上。
全國牧業大市東北最大的牲畜交易集散地:雙遼草原遼闊,擁有草原100 余萬畝、林地100 余萬畝。畜牧業發展歷史悠久,梅花鹿、肉牛、東北細毛羊、肉用犬和珍禽養殖聞名遐邇,“一黃( 牛) 兩白 ( 羊、大鵝) ”的特色養殖獨具魅力。牧業在吉林省占有重要地位,并成為遼寧、吉林、內蒙古最大的牲畜集散地,玻璃山牲畜交易市場全國聞名。肉牛、肉羊、肉鵝等大量畜產品暢銷國內外。全市豬、牛、羊、禽發展數分別達到440萬頭、69萬頭、126 萬只、9363 萬只,先后被命名為全國肉羊基地縣、全國瘦肉豬基地縣、全國生態示范縣。雙遼市森林覆蓋率一直處于吉林省西部地區最高水平。
東北重要的電力能源基地:雙遼電力能源產業正在積極推進風、光、火一體化發展。
百萬千瓦風電基地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國大唐、中國華電、中國華能、中國神華國華、中國國電等風電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現已并網發電35 萬千瓦,近期有望并網發電達到60 萬千瓦。
在太陽能開發利用項目上,雙遼在吉林省規劃的5個開發利用太陽能縣市中排在首位,列為重點地區,規劃規模116萬千瓦。三峽新能源 ( 雙遼) 慶達10MW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已并網發電,慶達100MW 光伏發電項目在建。天臺200MW、振發500MW、海潤50MW、天順50MW 等太陽能光伏友電項目正在前期運作。
國電雙遼發電廠是吉林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現裝機容量為200 萬千瓦。同時,電廠排放的粉煤灰積存量已接近3500 萬噸,粉煤灰年排放量將達到100萬噸左石,為變廢為寶、推動粉煤灰資源化開發利用提供了產業支撐。
吉林省西部最具開發潛力的油氣、煤炭基地:油氣、煤炭勘探緊張進行。經勘探顯示,雙遼市天然氣儲量在300 億立方米左右,雙9#、雙11#探井已經出氣,預計日出氣量5萬立方米左右,雙12# 探井已經勘探結束,茂1# 探井正在勘探。四平華生集團建有日供氣量達50 萬立方米天然氣管道可供企業使用。
東北地區最大的玻璃建材生產基地:在玻璃建材產業方面,雙遼市擁有我省唯一一家玻璃建材特色園區,圍繞硅砂資源、粉煤灰資源和迎新玻璃、福耀玻璃、雙龍玻璃棉等玻璃(硅) 生產企業,重點謀劃、引進一批玻璃制品、粉煤灰資源綜合利用及新型建材、玻璃深加工項目集聚雙遼,這些企業的引領和吸引下,相關產業鏈條將進一步延伸,利用3 至5 年時間培育出雙遼的玻璃“產業樹”,打造百億產值的玻璃建材產業園區。
鄭家屯博物館是在奉系軍閥第二號人物吳俊升行轅 ( 俗稱吳大帥府) 舊址基礎上復建的,堪稱是關東現代歷史的最好見證。
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與原配夫人于鳳至在鄭家屯締結良緣,曾留下一段“少帥虎子得配鳳命夫人”的美好佳話。后太平文化、紅色西滿抗日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鼓、蒙古族風俗、七星落地傳說等構成了雙遼獨特文化。
傳說,在空中俯瞰雙遼,大、小哈拉巴山,勃勃吐山,敖包山和玻璃山,大、小吐爾各祭山等七座大山錯落有致,排列成北斗七星之狀,素有“七星落地”之美名。雙遼這片七星福地,生態環境渾然天成,歷史與現在文明的交融,成為了休閑觀光的旅游勝地,在這里五大宗教俱全,其中崇圣宮、華藏禪寺和念佛堂等眾多古剎宮觀,終年晨鐘暮鼓,香火繚繞,誦經經韻呢喃,形成一道神圣的宗教景觀。
一馬樹森林公園 ( 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位于雙遼市紅旗街境內,距古城鄭家屯10 公里,被譽為“綠色明珠”,公園總規劃面積13500 畝,已建設面積1950 畝,森林覆蓋率達95.7%。劃分為五個功能區:以森林氧吧、森林浴場、動植物觀賞為主的養生康體休閑區;以滑索、游船、CS 野戰、賽狗場等17 個游樂項目為主的綜合游樂區;以吃農家風味菜肴、干鄉村田園農活、住農家土炕等充滿農村鄉土氣息生活為主的農家樂景區:以“篝火晚會”為載體的民族歌舞表演,獨具風味的“烤全羊”、“風干牛肉”等蒙式餐飲為主的蒙族民俗風情區和以觀賞科爾沁沙地原始地貌、滑沙、沙地摩托等沙地探險項目為主的白沙堆量區。蒙古族民俗館、沙灘樂園、恐龍谷、拓展培訓、動物園、林業陳列館、高空滑索、水上樂園等景點各具特色,是人們休閑養生、旅游度假的理想場所。
吉林雙遼白鶴省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雙遼市茂林鎮境內,保護區總面積6603 公頃,核心區2375 公頃,緩沖區2088 公頃,實驗區2140公頃。2014年1月22 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審核批準設立。
保護區屬于“野生生物類型”、“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白鶴、東方白鸛、丹頂鶴、黑鸛等珍稀瀕危水禽和濕地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植物區屬于返北極植物區域,自然植被類型主要肓4個植被型: 1 草甸、11 5召澤、川水生植被手山V人工林植被;共肓植物432 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野大豆、野菱2種。 保護區動物資源十分豐富。根據調查統計,區內分布有野生脊椎動物5 綱24 B 58 科197 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27種,都是鳥類。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有白鶴、丹頂鶴、東方白鸛、黑鸛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有灰鶴、蓑羽鶴、白枕鶴、小天鵝、大天鵝、白額雁、蒼鷹、雀鷹、普通鵟、白尾鷂、鵲鷂、雁隼、長耳鴰、短耳鴰等40多種。
吉林雙遼白鶴省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白鶴全球范圍南北遷徙重要停歇地,每年遷徙季節停歇白鶴數量在200-500 只,全年停歇期長達50-65 天,茌我國乃至世界白鶴物種保護中,具有重要的價值與地位。吉林雙遼白鶴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將于東北松嫩平原已經建立的其他濕地與珍惜水禽保護區一起,構成了候鳥繁殖遷徙的保護網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鄱陽湖——我國東北、西伯利亞候鳥遷徙帶上的候鳥棲息地保護能力,對生態吉林發展、生態雙遼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我市在原有自然資源基礎上,大力發展旅游業,堅持統籌規劃、高位運作、綠色生態、協調可持續發展,全市旅游事業呈現蓬勃生機,科學合理布局日益體現,逐漸成為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依托雙遼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依托雙遼厚重的文化資源,精心謀劃,科學布局,下大力氣打造獨具雙遼魅力的旅游整體形象,不斷探索“文旅融合”之路,使之成為雙遼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在美麗富饒廣有傳說的哈拉巴山腳下,有一片農業觀光鄉村游的樂園--雙山鴨場旅游度假中心,這就是集吃、住、行、樂為一體的雙山鴨場旅游度假中心,竭力打造農區變景區,農房變客房,田園變公園,真正讓旅客體驗“玩在稻田、吃在田埂”田園風光。那里有農耕博物館、網紅橋、牽手橋、稻田餐廳、蒙古包、拓荒牛、豐收糧倉、稻田畫、雙山鴨、棧道、愛情島涼亭等田園景觀,是集科普游、生態游、娛樂游、體驗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景區。
雙遼市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種宗教。各宗教共有活動場所36處,其中佛教有寺院1處、佛堂2處;道教有宮觀2處;伊斯蘭教有清真寺1處;天主教有天主堂1處;基督教有教堂1處,固定活動處所28處。共有教職人員47人。
雙遼區位優勢顯著,處于遼寧、吉林、內蒙古東部中心地帶,在《吉林省中部城市群規劃》中,已把雙遼定位為吉林省西部中心城市和門戶城市。雙遼是東北地區西部交通樞紐,是東北地區重要的物資集散地。
境有雙遼至大虎山、四平至齊齊哈爾兩條鐵路通過;大慶至廣州、長春至深圳、集安至錫林浩特、嫩江至丹東、雙遼至白城等多條高速公路在雙遼交匯,是吉林省唯一一個擁有多條高速公路節點、9 個高速公路出口的城市;沈陽至明水、集安至錫林浩恃兩條國家級干線公路,G231嫩雙線貫穿南北;長春至雙遼省級干線公路橫跨東西。雙遼距離通遼機場50分鐘車程,距離長春龍嘉國際機場、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均150分鐘車程。雙遼將融入長春1小時經濟圈、沈陽2小時經濟圈。